今天分享一些Linux实用性的技巧,对于一个IT运维人员来说,
为什么要装逼用Linux服务器?Windows一样可以达到效果,而且图形化界面,操作简单。
首先凭借多年运维经验,Linux确实比Windows要稳定,
相比之下Linux比Windows安全性能高,不需要装杀毒软件,天天打补丁。相对高并不是代表不存在安全问题!!!
开源系统,系统和软件成本低,可以为公司节约很多购买授权费用(哪天国家注重版权和知识产权了,用盗版的公司立马出事),特别大公司。一年省几十万随便省省。。。。。。
确切的说,总体上Linux比Windows做服务器简单百倍,Linux一条命令解决的事情,Window翻来覆去要搞几十次。
对于IT技术支持来说,Linux运维工程师薪资相对比windows相对要高。个别除外,贴个某度招聘图:
废话不多说,进入正题!
Linux系统种类比较多,这里不一一例举,博主用的比较多的是Debian,偶尔用用CentOS,Ubuntu,基础命令略有不同。包括挂博客这台机器用的是debian9。
Linux也是有图形界面,但是作为服务器,因为根本不需要。所以你需要了解一些基础命令
这里介绍一下,这里就以博主常用的debian系统为例:
拿到服务器先确定你有root权限,如果远程请确保安装ssh,知道IP和端口(默认为22),远程工具推荐xshell(自行百度,正版收费),免费版putty
新服务器到手,以debian为例博主一般先
apt-get update
这个是为了更新资源列表,获取最新软件包,为以后装软件或者服务打个基础。
apt-get大概意思是从资源包中获取。
如果是CentOS,命令则是
yum update
更新资源表后一般来说你会想要知道你这台服务器的ip地址,查询ip地址命令ifconfig,注意debian9以后是ip addr,当然你也可以安装apt-get install net-tools,再ifconfig,因为debian9不包含net-tools包
比如我要看IP地址
ifconfig
你可能还想要看下以下信息:
uname -a # 查看内核/操作系统/CPU信息 cat /proc/cpuinfo # 查看CPU信息 hostname # 查看计算机名 free -m # 查看内存使用量和交换区使用量 df -h # 查看各分区使用情况 fdisk -l # 查看所有分区 cfdisk # 查看磁盘结构 ifconfig # 查看所有网络接口的属性 iptables -L # 查看防火墙设置 route -n # 查看路由表 netstat -s # 查看网络统计信息 top # 实时显示进程状态 crontab -l # 查看当前用户的计划任务 rpm -qa # 查看所有安装的软件包 users # 登入了系统的用户 who # 系统上有那些用户
Linux目录结构
Linux是目录结构,所以要回使用cd,因为英文叫change directory,所以首字母取cd;
cd ~ 进入用户主目录;
cd - 返回进入此目录之前所在的目录;
cd .. 返回上级目录;
比如我要进home目录,则是
cd /home
Linux编辑器
Linux用的比较多的编辑器是vi或者nano,相当于windows中的Notpad,linux自带。当然你可以安装vim,是vi的升级版,相当于windows中的notepad++,安装命令
apt-get install vim
如果系统是centOS则是
yum install vim
这里以安装了vim为例,如果要编辑var目录下的log文件,则是
vim /var/log
以下编辑器命令内容摘自百度某文,因为打字太累
编辑器命令模式:
用户刚刚启动 vi/vim,便进入了命令模式。
此状态下敲击键盘动作会被Vim识别为命令,而非输入字符。比如我们此时按下i,并不会输入一个字符,i被当作了一个命令。以下是常用的几个命令:
i 切换到输入模式,以输入字符。
x 删除当前光标所在处的字符。
: 切换到底线命令模式,以在最底一行输入命令。
若想要编辑文本:启动Vim,进入了命令模式,按下i,切换到输入模式。
命令模式只有一些最基本的命令,因此仍要依靠底线命令模式输入更多命令。
输入模式:
在命令模式下按下i就进入了输入模式。
在输入模式中,可以使用以下按键:
字符按键以及Shift组合,输入字符
ENTER,回车键,换行
BACK SPACE,退格键,删除光标前一个字符
DEL,删除键,删除光标后一个字符
方向键,在文本中移动光标
HOME/END,移动光标到行首/行尾
Page Up/Page Down,上/下翻页
Insert,切换光标为输入/替换模式,光标将变成竖线/下划线
ESC,退出输入模式,切换到命令模式
底线命令模式
在命令模式下按下:(英文冒号)就进入了底线命令模式。
底线命令模式可以输入单个或多个字符的命令,可用的命令非常多。
在底线命令模式中,基本的命令有(已经省略了冒号):
q 退出程序
w 保存文件
按ESC键可随时退出底线命令模式。
删除,复制,重命名命令
列出文件: ls -a
删除:rm
删除文件夹:
rm -rf /var/log/httpd/access
将会删除/var/log/httpd/access目录以及其下所有文件、文件夹
删除文件:
rm -f /var/log/httpd/access.log
将会强制删除/var/log/httpd/access.log这个文件
复制:cp
cp -r /usr/one /usr/two
将目录/usr/one下的所有文件及其子目录复制到目录/usr/two中
重命名:mv
mv test.log test1.txt
将目录下test.log重命名为test1.txt
补全命令:tab键盘两下
理解以上内容,开始上手了,做个测试。
比如想修改静态ip地址
Debian在
vim /etc/network/interfaces
CentOS在
vim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
装一个nginx,web服务器一个命令搞定
apt-get install nginx
修改默认主页
vim /usr/share/nginx/www/index.html